不論哪種魚,當不同程度地接觸到餌鉤時,從浮漂的不同動靜上都能反映出來,垂釣者可以從這些動靜中了解到是哪種魚咬鉤、魚的個頭有多大、以及魚兒只是碰撞釣餌作探測、還是已經咬進口中,或是已經吞咽進嘴里等情況。在垂釣中,對于魚兒咬鉤的各種表現和動作,有一些常用的習慣術語。
托漂:魚漂慢慢從水中升起時,稱之為“托漂”。托漂一般是鯽魚上鉤的反映(也有人稱托漂為“送漂”)。在托漂時,應進一步觀察漂的動靜:如托漂的速度較快,咬鉤的魚很可能是鰱魚;如托漂的速度很慢,則咬鉤的可能是草魚;而鯽魚和鯉魚如果咬鉤,則托漂的動作會顯示得不快不慢。
黑漂:釣魚老手把魚漂拖入水中的現象稱為“黑漂”,或者叫做“吃漂”。出現黑漂的現象,很可能是有比較大的魚或比較兇猛的魚咬鉤,若黑漂入水的速度很快,咬鉤的魚很可能是肉食性魚類中很兇猛的魚種,如黑魚或鯰魚等;若是鯉魚咬鉤,魚漂進水的速度就要慢得多。
鬧漂:有時,在釣鉤放入窩點之后,浮漂不斷地出現不規則的上下抖動,這種現象,釣魚屆稱之為“鬧漂”。這時被稱為“打攪的”或“小混子”在搗亂,即一些令人討厭的小蝦、小泥鰍在搶吃釣鉤上的餌食,他們的小嘴吞不下鉤,卻能把鉤上的釣餌很快吃得精光,使垂釣者不得不頻繁補餌,叫人十分惱火。遇到這樣的情況,只得換個釣點。
移漂:還有一種很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是,魚漂出現極為緩慢的下落,過一會兒又慢慢地上升。再過一會,又出現魚漂被移動了位置,移動3-5厘米之多,這種現象被稱為“移漂”。這種情況的發生,很可能是河蝦用大爪取走釣餌造成的。
浮漂萬象,能從從浮漂的動靜中推測魚兒咬鉤情況才算是把釣魚技術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希望以上的知識能幫助釣友垂釣,祝釣友們魚獲多多!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mw748219